【ldquo(东兰民间传世铜鼓文化论坛及rdquo及综述)】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地方性文化研究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2024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东兰县举办的“东兰民间传世铜鼓文化论坛”,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文化传承人以及地方文化工作者,围绕东兰地区流传已久的铜鼓文化展开深入探讨,旨在挖掘其历史价值、艺术特色与现实意义。
本次论坛以“传承与创新”为主线,重点聚焦东兰地区现存的民间铜鼓文物及其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与会专家普遍认为,东兰作为壮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其铜鼓文化不仅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更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论坛中,多位学者从考古学、民族学、历史学等角度出发,对东兰地区的铜鼓形制、纹饰风格、铸造工艺进行了系统梳理。有研究指出,东兰铜鼓多为古代壮族先民用于祭祀、庆典和军事活动的器物,其上的图案内容丰富,涵盖自然崇拜、图腾信仰、战争场景等多个方面,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宗教观念与生活状态。
此外,论坛还特别关注了铜鼓文化的当代传承问题。许多一线传承人分享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通过口传心授、技艺传授等方式延续这一古老技艺。同时,也有学者呼吁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大对铜鼓文化保护与传播的支持力度,尤其是在年轻一代中开展相关教育与宣传,避免这一珍贵文化遗产因时代变迁而逐渐失传。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论坛还首次尝试将现代科技手段引入铜鼓文化的研究与展示中。通过三维扫描、数字建模等技术,对部分珍贵铜鼓进行高精度复原,不仅有助于学术研究,也为公众提供了更加直观的文化体验方式。
总体来看,“东兰民间传世铜鼓文化论坛”不仅是一次学术交流的盛会,更是一场关于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的深度对话。它既是对过去历史的回顾,也是对未来发展的展望。随着更多人对铜鼓文化的关注与参与,这一承载着民族智慧与精神的古老艺术,有望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