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张骞传)】张骞者,汉中人也,其先世不知所出。骞少孤,好学,善骑射,有大志。武帝时,匈奴屡侵边,民不安业。帝欲通西域,以断匈奴右臂,遂遣使西行,访大月氏,共击匈奴。
时骞年二十余,自长安出发,率百余人,经陇西,越祁连山,入河西走廊。然匈奴闻之,遣兵追击,骞不得脱,为匈奴所获。匈奴单于以其才,欲留之,遂妻以女,置之幕下,教之骑射,欲诱其归附。骞佯顺从,实则心怀汉室,未尝忘本。
岁余,骞得间亡走,西行至大宛。大宛王闻汉使至,甚喜,厚礼相待,遣人导之至康居,复至大月氏。大月氏已徙居妫水之南,安于乐土,不愿复仇。骞留数岁,终不得其意,乃东归。
途中复为匈奴所得,困居数岁,后又得脱,归汉。时骞已历十三年,身虽困苦,然其所见西域诸国风俗、地理、物产,皆详记于册。帝嘉其功,拜中郎将,赐爵关内侯。
骞既归,上言:“西域多大国,可通商贾,宜遣使往。”帝遂命骞再使西域,以联络乌孙,结盟抗匈。骞复率数百人,持节西行,至乌孙,与昆弥议和,结为兄弟。又分遣副使,至大宛、大月氏、安息、条支等国,各使其王奉贡朝汉。
自此,汉与西域诸国始通,丝绸之路渐通,商旅往来不绝,文化、技术、物产亦随之交流。骞之功,实为汉通西域之首功,后世称其为“凿空”之人。
然骞之死,史载不详。惟其所开辟之路,至今犹存,世人皆念其功,敬其志,以为汉之名臣,中国之伟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