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童话故事(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童话故事的基本特点,掌握编写童话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人物形象塑造、情节设计、语言表达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讨论、模仿、创作等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编写童话的步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童话故事的兴趣,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体验写作的乐趣,培养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掌握童话故事的结构和写作方法。
- 难点:如何将想象与现实结合,写出有创意、有意义的童话故事。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经典童话故事片段(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中的部分故事)、范文若干。
-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彩笔、草稿纸。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出示几幅有趣的童话插图,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听童话故事吗?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总结:“童话故事不仅有趣,还能告诉我们很多道理。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编’一个属于自己的童话故事。”
2. 理解童话特点(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已读过的童话故事,讨论它们的共同点:
- 有拟人化的动物或植物作为主角;
- 有神奇的情节和结局;
- 语言生动、富有童趣;
- 通常蕴含一定的道理或寓意。
教师板书关键词:角色、情节、语言、寓意。
3. 分析范文(10分钟)
教师出示一篇简短的童话范文,如《小兔子的魔法胡萝卜》,带领学生逐段分析:
- 这个故事有哪些角色?他们的性格如何?
- 故事中发生了什么?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 最后表达了什么道理?
学生分组讨论后,派代表分享观点,教师适时补充。
4. 写作指导(15分钟)
教师讲解编写童话的步骤:
1. 确定主题:你想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是关于友情、勇敢、善良还是其他?
2. 设计角色:你希望故事中有哪些角色?可以是动物、植物,也可以是会说话的物品。
3. 构思情节:故事的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分别是什么?
4. 润色语言:使用生动的词语,加入对话和描写,让故事更吸引人。
5. 表达寓意:你的故事想告诉别人什么道理?
教师示范写一个简单的故事片段,让学生模仿。
5. 学生创作(20分钟)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独立或小组合作编写一个童话故事,要求:
- 题目自拟;
- 有明确的角色和情节;
- 语言通顺,有创意;
- 体现一定的情感或道理。
6. 展示与评价(10分钟)
学生轮流朗读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提出建议。教师给予鼓励性评价,并选出“最有创意奖”“最感人故事奖”等。
五、作业布置:
- 完善自己的童话故事,写在作文本上;
- 与家长分享这个故事,听听他们的想法。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从阅读到创作,激发了他们的写作兴趣和想象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写作形式,如续写、改写等,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备注:本教案为原创内容,注重教学过程的逻辑性和可操作性,适用于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堂,适合教师参考与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