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理解并掌握小数乘法的基本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小数与整数、小数与小数的乘法运算。
-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 鼓励学生在探究中发现规律,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 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数学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 难点:小数点位置的确定及积的小数位数的处理。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题、实物教具(如尺子、购物清单等)。
-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笔、计算器(可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一个贴近生活的场景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去超市买过东西?比如一瓶饮料是3.5元,买两瓶需要多少钱?”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3.5 × 2 = ?
接着提问:“我们以前学过整数乘法,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小数乘法,你们知道怎么计算吗?”
2. 新知讲解(15分钟)
(1)小数乘整数
教师用课件展示例题:
例1:0.8 × 3 = ?
引导学生思考:可以先把0.8看作8个0.1,再乘以3,得到24个0.1,即2.4。
总结方法: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再根据因数中小数点后的位数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
(2)小数乘小数
例2:1.2 × 0.5 = ?
引导学生将小数转化为整数相乘:12 × 5 = 60,然后根据两个因数中共有两位小数,结果应为0.60,即0.6。
强调:积的小数位数等于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之和。
3. 巩固练习(15分钟)
(1)课堂练习:
完成课本第25页的“做一做”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小组交流。
(2)分层练习:
- 基础题:0.7 × 4 = ?1.5 × 2 = ?
- 提高题:2.3 × 0.4 = ?0.6 × 1.2 = ?
4. 应用拓展(10分钟)
教师出示一道实际问题:
“小明家的客厅长是4.5米,宽是3.2米,要铺地砖,每块地砖面积是0.25平方米,需要多少块地砖?”
引导学生列式:4.5 × 3.2 = 14.4(平方米),再除以0.25,得出需要57.6块,即约58块。
5. 总结与作业(5分钟)
-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小数乘法的关键点。
- 布置作业:完成课本第26页的练习题,并预习下一课时“小数除法”。
五、板书设计
```
小数乘法
1. 小数 × 整数:按整数乘法计算,再点小数点。
2. 小数 × 小数:积的小数位数 = 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之和。
3. 实际应用:结合生活情境,解决实际问题。
```
六、教学反思(课后填写)
- 本节课通过生活情境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 学生在练习中表现出较强的计算能力,但在小数点位置的判断上仍需加强指导。
- 下一步将注重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力培养。
注:本教案为原创内容,结合教材知识点与教学实践编写,旨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