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初级会计实务》知识点:应收账款】在企业日常的经济活动中,应收账款是财务核算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初级会计实务》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掌握应收账款的相关知识对于理解企业的资金流动和财务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一、应收账款的定义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或服务等行为,而向客户收取的款项。这些款项通常在短期内(如一个月内)可以收回,属于企业的短期资产。
需要注意的是,应收账款并不是现金,而是企业未来将收到的现金权利。因此,在会计处理中,应根据权责发生制的原则进行确认和计量。
二、应收账款的确认与计量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应收账款的确认应当满足以下条件:
1. 交易已经发生:即企业已经完成了商品的交付或服务的提供;
2. 款项的收取有保障:企业预计能够收回该笔款项;
3. 金额可以可靠计量:即能够合理确定应收金额。
在计量上,应收账款通常按照实际发生的金额入账,即按照销售合同或发票上的金额确认。
三、应收账款的账务处理
在会计实务中,应收账款的账务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销售商品时确认应收账款
当企业销售商品并确认收入时,应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
例如:
- 假设某企业销售一批商品,售价为10,000元,增值税率为13%,则应确认的应收账款为11,300元。
- 分录为:
- 借:应收账款 11,300
-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
-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300
2. 收回应收账款
当企业收到客户的付款时,应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
例如:
- 收到上述11,300元货款:
- 借:银行存款 11,300
- 贷:应收账款 11,300
四、坏账准备的计提
由于部分应收账款可能无法收回,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计提坏账准备,以反映其真实价值。
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包括:
- 直接转销法:在实际发生坏账时才确认损失;
- 备抵法:在期末根据应收账款余额按一定比例计提坏账准备。
在初级会计实务中,通常采用备抵法,即通过“坏账准备”科目进行核算。
五、应收账款的管理与分析
除了会计处理外,企业还需要对应收账款进行有效的管理,以提高资金周转效率。常见的管理措施包括:
- 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
- 定期进行账龄分析,及时催收逾期账款;
- 建立健全的应收账款台账,确保数据准确。
此外,通过对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等指标的分析,可以评估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和信用管理水平。
六、总结
应收账款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确认、计量、核算及管理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掌握好应收账款的相关知识,不仅有助于提升会计实务操作能力,也有助于企业实现更好的财务管理目标。
在备考《初级会计实务》的过程中,考生应重点理解应收账款的确认条件、账务处理流程以及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为今后的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