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诗模拟试题】在高考语文考试中,古诗文阅读一直是考查学生文学素养和理解能力的重要部分。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古诗文的鉴赏与答题技巧,以下是一套原创的“高考语文古诗模拟试题”,内容贴近高考命题风格,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B.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C.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D.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2. 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 首联写战乱后的长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B. 颔联以拟人手法表现诗人内心的悲痛。
C. 颈联用夸张手法强调家书的珍贵。
D. 尾联通过描写诗人形象,表达其忧国忧民的情怀。
3. 下列诗句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最为相近的是( )
A.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B.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C.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D.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4.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出自( )
A. 李白《将进酒》
B. 杜甫《登高》
C. 白居易《琵琶行》
D. 王维《山居秋暝》
5. 下列对“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这段感情现在回想起来还很清晰
B. 当时的情感已经模糊不清
C. 此情此景令人怀念,但已无法挽回
D. 这种情感只存在于回忆中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 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2. __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3. 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4. __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5. 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三、简答题(共25分)
1. 请简要分析杜甫《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的表达效果。(8分)
2. 结合具体诗句,说明李商隐《锦瑟》一诗中的象征与寄托。(9分)
3. 请结合你所学过的古诗,谈谈你对“诗言志”这一观点的理解。(8分)
四、作文题(30分)
题目:“诗意的栖居”
要求:
-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 结合古诗文内容,阐述你对“诗意的栖居”的理解;
- 观点明确,结构清晰,语言流畅。
参考答案(供教师或自测使用)
一、选择题
1. A
2. D
3. C
4. A
5. C
二、填空题
1. 海日生残夜
2. 天生我材必有用
3. 淡妆浓抹总相宜
4. 潮平两岸阔
5. 何当共剪西窗烛
三、简答题
(略,可根据教学标准进行评分)
四、作文题
(略,需根据实际写作情况评分)
本套试题旨在帮助考生熟悉高考古诗文题型,提升文学鉴赏能力和应试技巧。建议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多读、多背、多思、多练,方能在考试中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