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的认识》人教版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正确读写万以内的数,理解数位、计数单位和数级的概念,掌握大数的读法与写法。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生活实例和直观操作,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大数,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
掌握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理解数位顺序表。
- 难点:
理解“万”作为计数单位的意义,区分不同数级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包含数位表、数字卡片等)
- 数字卡片(0~9)
- 白板或黑板
- 学生练习本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提问:“我们以前学过哪些数?比如1、10、100、1000……这些数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那么更大的数,比如一万、十万、一百万,你们知道怎么读吗?”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兴趣,引出“大数”的概念。
(二)新知讲解(15分钟)
1. 认识数位和计数单位
教师出示数位顺序表,引导学生观察:
| 数级 | 个级 | 万级 | 亿级 |
|------|------|------|------|
| 数位 | 个位 | 十位 | 百位 | 千位 | 万位 | 十万位 | 百万位 | 千万位 | 亿位 |
- 介绍“个、十、百、千”为“个级”,“万、十万、百万、千万”为“万级”,“亿、十亿、百亿、千亿”为“亿级”。
- 强调“万”是一个重要的计数单位,是比“千”更大的单位。
2. 大数的读法
教师举例说明:
- 例1:3456读作“三千四百五十六”
- 例2:12345读作“一万二千三百四十五”
- 例3:10000读作“一万”
引导学生发现:从高位开始读,每四位分一级,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3. 大数的写法
教师展示几个大数,让学生尝试写出:
- 例1:五千六百七十八 → 5678
- 例2:一万二千三百四十五 → 12345
- 例3:十万零八百 → 100800
强调:中间有零的情况要特别注意,不能漏掉或多写。
(三)课堂活动(15分钟)
活动一:数字拼图游戏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数字卡片(0~9),要求他们根据老师给出的数字名称,拼出正确的数字。例如:“九万一千二百三十” → 91230。
活动二:读数接龙
教师说出一个数字,学生依次读出,并写出对应的数字。如:教师说“四万五千六百七十八”,学生依次读出并记录。
(四)巩固练习(10分钟)
完成课本P15页的练习题,包括读数、写数和填空题。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五)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大数的认识”,掌握了数位顺序表,学会了如何读写万以内的数,理解了“万”这个计数单位的重要性。
布置作业:
1. 完成练习册第10页“大数的认识”相关题目。
2. 写出你身边的三个大数,并尝试读出来。
五、板书设计:
```
《大数的认识》
数位顺序表:
个级:个、十、百、千
万级:万、十万、百万、千万
读数方法:从高位读起,每四位分一级
写数方法:先写万级,再写个级
```
六、教学反思(教师课后填写):
本次教学通过生活化的情境引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大数的初步认知。课堂活动设计较为丰富,学生参与度高,但在读写含零的大数时仍存在一些混淆,需在后续课程中加强训练。
---
备注: 本教案依据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材编写,适用于课堂教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