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赏析】在众多描写秋日风物的诗作中,白居易的《重阳席上赋白菊》以其清新脱俗的笔触和深沉含蓄的情感,成为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这首诗虽短小精悍,却蕴含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以及季节变迁的独特感悟。
诗题“重阳席上赋白菊”,点明了写作背景与主题。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九月初九,古人有登高、赏菊、饮菊花酒等习俗。而“白菊”作为这一时节的典型意象,象征着高洁、孤傲与坚韧。白居易在重阳节的宴席上,以白菊为题,寄托了他对生活、友情乃至自身境遇的思考。
全诗如下:
> 白菊
>
> 晚来无事不思量,独坐闲庭夜未央。
> 素魄凝光秋水静,寒香沁骨晚风凉。
> 从来世路多风雨,唯有花心似我肠。
> 莫道此身非我有,明朝犹可醉斜阳。
首联“晚来无事不思量,独坐闲庭夜未央”,描绘出诗人独自一人在庭院中静坐的情景。此时已是夜晚,思绪万千,似乎在回忆过去,又仿佛在思考未来。一个“无事”并非真的无事,而是内心的波澜起伏,无法平静。
颔联“素魄凝光秋水静,寒香沁骨晚风凉”,通过对白菊的细致刻画,展现了其清冷高洁的特质。“素魄”指月光,也暗喻白菊的洁白;“凝光”则表现出月色与白菊相映成趣的意境。“寒香沁骨”一句,不仅写出了白菊的香气清幽,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清高。
颈联“从来世路多风雨,唯有花心似我肠”,是整首诗的转折与升华。诗人由花及人,将白菊比作自己,表达了对世事沧桑的感慨。人生路上充满风雨,但只有白菊的心,才真正理解自己的情怀。这既是诗人对自我精神世界的肯定,也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无奈与超脱。
尾联“莫道此身非我有,明朝犹可醉斜阳”,则是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豁达与洒脱。他并不因现实的不如意而沉沦,反而以一种乐观的态度面对未来,即使明天依旧迷茫,也要在夕阳下尽情享受这一刻的宁静与美好。
综上所述,白居易的《重阳席上赋白菊》不仅是一首咏物诗,更是一首抒情诗。它通过白菊这一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情感寄托。诗中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白居易诗歌“平易近人”却又“意味深长”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