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辅导活动课教案】一、活动主题:认识情绪,快乐成长
二、活动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
三、活动时间:40分钟
四、活动目标:
1. 让学生初步了解常见的几种基本情绪(如高兴、生气、难过、害怕等)。
2. 引导学生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增强自我认知能力。
3. 培养学生面对负面情绪时的正确应对方式,提升情绪管理能力。
五、活动准备:
- 情绪卡片(画有不同表情的图片)
- 音乐播放器
- 小奖品(贴纸、小星星等)
- 教学PPT或黑板
六、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用轻松的语气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感觉?有时候开心得跳起来,有时候又会莫名其妙地不开心?”
引导学生举手分享自己最近的情绪体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感。
2. 情绪认知(10分钟)
教师展示情绪卡片,分别介绍“高兴”、“生气”、“难过”、“害怕”四种情绪,并通过图片和简单的语言描述帮助学生理解每种情绪的特点。
可以配合一些小故事或情景表演,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不同情绪的表现。
3. 情绪游戏:找朋友(1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套情绪卡片。要求学生根据卡片上的表情,找到与之对应的同学,并说出“我今天是______的心情”。
完成后,教师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4. 情绪调节小妙招(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当我们感到不开心的时候,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组织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方法,如深呼吸、听音乐、画画、和朋友聊天等。
教师总结并补充一些简单有效的情绪调节方法,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应对情绪的意识。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情绪没有对错,重要的是我们如何面对它”。
布置一个小任务: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聊聊今天学到的情绪知识,记录下自己一天中的情绪变化。
七、活动反思:
本节课通过互动游戏和情境模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学生的反应,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支持,营造安全、开放的心理氛围。
八、注意事项:
- 在活动中要尊重每位学生的感受,避免批评或否定他们的情绪。
- 对于情绪较为敏感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安抚。
- 可以结合后续课程,持续关注学生的情绪发展情况。
备注: 本教案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灵活调整内容和形式,确保活动的趣味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