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香积寺诗词原文译文及赏析】唐代诗人王维的《过香积寺》是一首描写山水禅意的诗作,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佛理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不仅是王维山水诗中的代表作之一,也体现了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风格。
一、原文
《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二、译文
我并不知道香积寺的具体位置,沿着山路走了几里,便进入了云雾缭绕的山峰之中。
古老的树木下没有人走的路径,深山之中传来隐隐的钟声。
泉水在高高的岩石间流淌,发出低沉的声音;阳光洒在青翠的松树上,显得格外清冷。
傍晚时分,我来到空旷的水潭边,静坐冥想,以禅定之心驱散心中的烦恼。
三、赏析
《过香积寺》是王维在游览香积寺时所作,诗中描绘了山林幽静、钟声悠远、泉水潺潺的自然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超脱的氛围。全诗没有直接表达情感,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对禅意的向往。
首句“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点明了诗人对香积寺的陌生感,同时也暗示了进入山林后的神秘与未知。接下来“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则进一步渲染了山中的幽静与空灵,钟声的出现更增添了宗教氛围。
中间两句“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生命和情感。“咽”字形容泉水流经险峻岩石时的低沉声音,“冷”字则表现了阳光透过松林时的清冷感觉,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尾联“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将全诗推向高潮。诗人借“安禅”这一佛教修行方式,表达了自己在自然中寻求心灵安宁的愿望。“制毒龙”象征着克服内心的烦恼与杂念,体现出诗人对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
四、结语
王维的《过香积寺》不仅是一首写景诗,更是一首充满哲思的禅意之作。它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也反映了唐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与内心和谐的生活态度。这首诗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