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油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卖油翁》这篇文言文的基本内容,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和句式结构,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讲解、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在语境中理解文章主旨,培养分析人物形象和语言特点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会“熟能生巧”的道理,树立勤奋学习、谦虚谨慎的人生态度,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二、教学重难点:
- 重点:
掌握文中关键文言词语及句子的翻译;理解故事寓意,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 难点:
理解“陈康肃公”与“卖油翁”之间的对话所体现的人物性格与思想内涵。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
- 多媒体课件(含课文朗读音频、图片资料)
- 文言文注释材料
- 课堂讨论问题设计
2. 学生准备:
- 预习课文,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 查阅相关背景资料(如欧阳修的生平)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 播放一段关于“百步穿杨”或“技艺高超”的短视频,引发学生兴趣。
- 提问:“你有没有见过特别擅长某项技能的人?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古文,讲述一个关于‘技艺’的故事。”
2. 初读感知(10分钟)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播放配乐朗读音频。
-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翻译课文大意,标出不懂的字词。
-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初步疑问。
3. 精读分析(20分钟)
- 字词讲解:
重点讲解“矜”、“颔”、“睨”、“酌”、“沥”等关键词,结合上下文理解其含义。
- 人物分析:
分析陈尧咨与卖油翁的性格特点:
- 陈尧咨:骄傲自满,恃才傲物。
- 卖油翁:沉稳冷静,技艺高超,不卑不亢。
- 情节梳理:
引导学生理清故事发展脉络:
- 开端:陈尧咨射箭技艺高超,自鸣得意。
- 发展:卖油翁观看并指出其技艺并非天下无双。
- 高潮:卖油翁展示倒油技艺,令陈尧咨心服口服。
- 结尾:点明主题,“熟能生巧”。
4. 合作探究(15分钟)
- 小组讨论:
“你觉得卖油翁的话有什么深意?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熟能生巧’的例子?”
- 全班交流:
邀请几组代表发言,教师适时点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5. 拓展延伸(10分钟)
- 延伸阅读:
推荐学生阅读《卖油翁》的现代文改编版本,对比原文与白话文的表达方式。
- 实践活动:
让学生选择一项自己擅长的技能,写一篇短文描述练习过程和感悟。
6. 总结提升(5分钟)
- 教师总结:
《卖油翁》虽短小精悍,却蕴含深刻道理。我们不仅要学习其中的语言艺术,更要领悟“勤学苦练、精益求精”的精神。
- 布置作业:
1. 完成文言文翻译练习。
2. 写一篇读后感,谈谈你对“熟能生巧”的理解。
五、板书设计:
```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尧咨(骄)
↓
卖油翁(技高)
↓
主题:熟能生巧
```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启发引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文言文教学中,应加强语感训练和文化渗透,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古文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