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完整病历感冒】患者姓名:张某某
性别:男
年龄:35岁
职业:程序员
就诊日期:2025年4月5日
主诉:发热、咳嗽、鼻塞、流清涕3天。
现病史:患者于3天前因天气突变,未及时添衣,出现畏寒、发热,体温最高达38.6℃,伴有咳嗽,咳痰色白稀薄,鼻塞、流清涕,伴有头痛、全身酸痛,食欲减退,夜寐不安。曾自服感冒药(具体不详),症状略有缓解,但未完全好转,今来我院就诊。
既往史:无特殊疾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无手术史及输血史。
个人史:无吸烟、饮酒史,饮食不规律,工作压力大,常熬夜。
家族史:父母体健,无遗传性或传染病家族史。
中医四诊
- 望诊:面色略苍白,舌质淡红,苔薄白,咽部稍红。
- 闻诊:语音低微,咳嗽声重,痰声清晰。
- 问诊:恶寒明显,发热轻重交替,无口渴,喜热饮,鼻塞流清涕,咳嗽痰白,头身疼痛,无汗或微汗,小便清长,大便正常。
- 切诊:脉浮紧,舌苔薄白。
辨证分析: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属外感风寒之邪,侵袭肺卫,肺气失宣,故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咳嗽、鼻塞、流清涕等症。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均为风寒表证之象。
中医诊断:
感冒(风寒束表证)
西医诊断:
上呼吸道感染
治疗原则:
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方药:
麻黄9g、桂枝6g、杏仁12g、甘草3g、生姜3片、大枣5枚
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中成药建议:
可配合服用正柴胡饮颗粒,每次1袋,每日2次,温服。
调护建议:
1. 注意保暖,避免再受风寒。
2. 多饮温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 饮食宜清淡,忌生冷油腻。
4. 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劳累。
复诊时间:3天后复诊,观察病情变化。
医师签名:李医生
科室:中医内科
医院名称:XX市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