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则是这一基石上的灵魂塑造者。为了维护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特制定以下教师行为规范,旨在明确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职责与底线。
一、教师行为规范十要:
1. 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教师应以德为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操守,成为学生的榜样。
2. 要热爱教育事业
热爱教育工作,将教书育人视为毕生追求,全心全意投入教学活动。
3. 要关爱每一位学生
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4. 要严谨治学态度
坚持科学精神,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提高专业水平,确保教学质量。
5. 要注重课堂效果
认真备课授课,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升课堂效率。
6. 要加强团队合作
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与其他教师分享经验,共同进步。
7. 要遵守法律法规
遵守国家法律及学校规章制度,依法执教,廉洁从教。
8. 要保护学生权益
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反对任何形式的歧视或体罚。
9. 要注重家校沟通
主动与家长联系交流,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孩子成长。
10. 要终身学习提升
持续学习新理论新技术,拓宽视野,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二、教师行为规范十不准:
1. 不准违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2. 不准传播错误思想言论。
3. 不准对学生冷漠忽视。
4. 不准敷衍塞责对待教学任务。
5. 不准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6. 不准参与有偿补课或推销商品。
7. 不准侮辱打骂学生。
8. 不准擅自占用学生时间。
9. 不准泄露学生个人隐私信息。
10. 不准拒绝接受监督指导。
以上规范既是对教师工作的具体要求,也是对教师自身行为的严格约束。希望每位教师都能以此为准绳,努力践行,为培养新时代合格人才贡献力量!


